首页 > 文化 > 艺苑
跑大水
时间:2020-05-11 09:34:13 来源: 阅读量:175

那个年月,跑大水是常事。

我们那个生产队,人住在川地里,地都在山上。最远的地,在十里之外,而且在后山。村庄与大山之间,隔了一条宽阔的河沟。出门下地,须先下一道大坡,踩着石头过河,再上一道大坡,才到山下。这一下一上,已经累得人喘不过气来,而长庄稼的地,还在头顶的山梁上呢。

夏季的老天爷,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转眼间就是滂沱大雨。风起了,雨来了,人们纷纷丢下地里的活,直奔山下。头顶是大雨,脚下是泥水,摔倒了,爬起再跑,迟了就会被大水拦在河沟那边。

跑大水,最担心的是和大水头碰个正着,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入滔滔洪水中。河里的大水,是那种稠泥糊糊儿的水,呛一口马上就死。这样的大水,留在我童年和少年记忆里的,是刻骨铭心的恐惧和冰冷。母亲的半大脚总是跑不过大水头,常常被大水隔在对岸。天黑了,洪水发出没有间歇的吼声,我和哥哥对着昏暗的油灯,饥肠辘辘地等着母亲回来。那时少不更事,我仅能感觉到自己的饥饿、孤独和无助,却从来没有想过母亲在黑夜中的恐惧、焦灼和担忧!夜半或天将亮的时候,洪水渐渐“旱”了下去,母亲才蹚着河水回来,于是这个家忽然有了一些温度。

从小,我就害怕下暴雨、发大水的天气,恨着那条河沟。

1973年的夏天,一场大水来得异常凶险,大水冲进队里的瓜田地,把一地西瓜冲了个精光,淹没的庄稼更是不计其数。

那时候,家家户户安装了有线喇叭。喇叭里说,农业产量低,自然灾害多,原因是生态破坏厉害,水土流失严重。人们这才如梦初醒,原来我们人类遭遇的干旱、冰雹、洪水,都是我们人类自己破坏生态造成的。当然,发大水也是没有善待自然的结果。

就是从那时起,开始了兴修梯田、改造山河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多少个月辉朗照的黎明,他们肩挑背扛迎接东方的曙光;多少个地冻天寒的季节,他们踩着浓霜挥汗如雨。我看到,经过人们的艰苦努力,家乡的土地逐渐改变着模样:一面面山坡变成了台阶样的梯田,一道道山沟拦起了集聚水流的大坝;生产队有了第一块小林场,荒芜的土地显出了一丝令人惊喜的绿色;干涸的土地第一次浇上了地下水,“定西24号”小麦结出了一拃长的麦穗……

人们怎么也没想到,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水土保持、改善生态行动,竟然一直持续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并且,这个已经影响了定西几代人的生态保卫战还要继续千秋万代。有人计算过,定西地区兴修梯田的土方量,如果垒成1立方米的土墙,可以绕地球13圈。从定西农民手中移动的黄土,该超过万里长城的体量了吧?

幸运的是,我的一段新闻记者的经历,使我有机会见证定西人民致力构筑生态环境“金山银山”的火热斗争。有一位叫韩正卿的地委书记,每次下乡,都要在“巡洋舰”吉普车后备箱里装上树苗,亲自栽在乡政府的院子里。有一位叫祁鸿基的副县长,经常奔波在定西的沟沟岔岔,临去世时还惦记着花岔的柠条。称钩驿镇农民李玉田,拖着一条残腿,连续10年修梯田75亩,传说中的愚公,也不过如此了。白碌乡农民王永瑞,孤身一人,没有家室,50年栽下了45万株树木,树就是他的“后人”,“子孙”满山遍野……如果你走过定西的每一座山峰,每一道沟壑,满目皆是环绕的梯田,茂密的层林,明镜般的塘坝,把它们自然地组合起来,谁说不是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呢?在大地上写下这些美丽画图的,是勤劳纯朴的人民。他们的画笔,是手中的镢头和铁锹。这样的风景画,梵高比不上,莫奈比不上,毕加索比不上,任何艺术大师都望尘莫及。

今天,当我再次踏上家乡的土地,看到的是草木葱茏、山花遍野的美景。那个曾经泥沙流溢、狂妄恣肆的河沟,流淌着温婉纯净的清流,虽然不大,却能听到悦耳的潺潺水声。河岸上长满了密密的红柳,正开放着粉色的细花。河里竟然出现了水鸟,精灵一样闪动着美丽的羽翼,啄上一阵水草,又静悄悄地飞走了。纵然是暴雨倾泻的时刻,雨水都被梯田、水塘、林带、鱼鳞坑和草地、柠条、沙棘、紫花苜蓿接纳,河道再也不会显现昔日的丑陋和狰狞。故乡的河啊,你并不可恶,相反,你是这样的妩媚。过去,只是因为人们过分伤害了你,你才来找我们的茬。

清明时节,雨雪纷纷。我走进父亲和母亲安睡的山中,他们的周围是茂密的松柏、刺槐和红柳,杏花正在烂漫地盛开。我的目光落在山下那条宽阔的河沟,眼前浮现出父亲和母亲当年跑大水的情景。过后,心中又多是快慰,毕竟那令人惊悸的一幕幕,都随着岁月的流逝变为陈迹了。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