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记者观察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通渭县常河农民的“山楂树之恋”
时间:2020-05-16 14:04:38 来源: 阅读量:539

微信图片_20200516135004

赏花、拍花、宣传山楂花海成为当地百姓的一大开心事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郭秀睿

“等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我要邀请我的同学们到家乡游玩,让千亩山楂林在全国红起来。”山楂树陆续开花后,大学生刘念慈每天都要爬到山坡上赏花、拍花,把成片的山楂花海分享给远在西安的同学们。

进入5月,常河镇南河村的千亩山楂园进入花期,白色的山楂花簇拥在一起像一把把小伞,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洁白、明媚。

微信图片_20200516135008

白色的山楂花簇拥在一起绚烂多彩

常河镇位于通渭县南部山区,这里十年九旱,种植结构单一。老百姓常年在外地打工,他们在建筑工地不怕苦、不怕累,靠辛勤务工创出了常河劳务品牌,劳务收入是常河镇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常河人民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引导下,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家乡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常河镇党委书记穆维强说,“像金银花、木耳、大棚樱桃都是首次试种,常河镇相对通渭县其他乡镇海拔较低,而山楂树更适应北方气候,可以露天生长,经甘肃和山东两地农业专家考察,常河镇非常适宜种植山楂,引种成本也较低。”

“去年结的山楂果我们尝了,酸酸甜甜的味道特别好。”穆维强第一次吃到家乡产的山楂赞不绝口。作为新兴林果产业,常河镇首次从山东引进可栽种1000亩的山楂树苗,让黄土高原也有了浪漫的“山楂树之恋”。“去年从山东引进的山楂树苗生长了一年没有一株枯苗,百分百的成活率,说明山楂树确实在常河镇找到了新家园。”望着漫山遍野的山楂花海,穆维强对山楂助力脱贫充满信心。

微信图片_20200516135011

成片的山楂产业园区将成为常河老百姓致富的又一产业

据介绍,山楂园首先流转了当地1200亩土地,其中包括贫困户入股面积580亩,集中连片打造“千亩山楂”产业示范园,对土地流转农户按照每亩每年400斤小麦的价格进行分红,辐射带动周边121户贫困户。同时山楂园按照“农户土地资源入股、合作社统一管理、利益相互共享”原则,将王庄、南河两村新栽植的310亩山楂进行统一代管,挂果后合作社与农户按照3:7的比例进行分红,预计带动42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合作社年增收32万元以上,实现农户与合作社双赢。

“土地流转出去了,现在我也在山楂产业园打工,活轻松了,收入高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有山楂产业的带动,农户李富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截至目前,山楂园已吸纳24户贫困劳动力长期务工,户均稳定增收2万元以上,不仅培育了本地产业,还为群众就近务工提供了机会。

丰收的喜悦要一起分享,“今秋硕果累累的时候,我们计划举办首届山楂节,让常河镇的老百姓和全国各地关注通渭县脱贫的游客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今后,常河镇还将持续打造山楂产业链,发展山楂深加工,将山楂产业培育成常河镇的又一支柱产业。”穆维强说。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