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要论
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内在关系
时间:2020-08-06 09:58:00 来源: 阅读量:163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伦理,强调个人、家庭的命运与社会、国家、天下的命运紧密相连,要求每个人必须承担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多重责任。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在国家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是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

二、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大力传承和延续中华民族思想精髓、文化血脉,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各方面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将其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做到知行合一、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微信平台,推进宣传教育方式、手段的创新。教育引导人们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切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打下更加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骆建林

(作者为定西公路局试验检测中心工会主席)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