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爱心超市
东西协作架“金桥” 务工增收奔小康
时间:2020-09-03 21:20:06 来源: 阅读量:309

通渭县第三铺乡姚岔村是通渭出了名的贫困村,这里山大沟深,十年九旱,农民长期广种薄收,祖祖辈辈过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生于斯、长于斯的周跃龙和许多同龄人一样,种地养家,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了这位朴实的农家小伙身上。80多岁的奶奶需要精心照料,年近6旬的父母体弱多病,弟弟上大学需要学费和生活费,两个年幼的儿子要上幼儿园,这一切都要周跃龙夫妇承担,他们成了村里最穷的贫困户。

穷则思变。人多地少,靠天吃饭,仅仅依靠种地过上小康生活对周跃龙家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周跃龙开始了他的务工之旅,新疆成了首选之地,他随同乡来到新疆的建筑工地,重活粗活抢着干,由于都是小工地,权利没保障,用工不规范。2017年,周跃龙回家过年的时候,镇村干部找到他,告诉他定西和福州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城市,两地政府牵线搭桥,定西组织务工人员,福州企业提供用工岗位,两地协手,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周跃龙半信半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了福建经纬新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每天工作8小时,月收入3000元,统一安排食宿,而且加班还有加班费,周跃龙对这份工作十分珍惜。忠厚老实,吃苦耐劳的周跃龙如今月工资达到了4500元,比起在新疆务工收入增加了近一倍。2019年,他动员妻子也来厂务工,两人的工资加起来一个月收入9000元,同时可享受福州市稳岗补贴,单位还提供了夫妻宿舍,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和周跃龙一样,自2017年福州市定点帮扶定西市以来,我市已累计向福州市有组织输转劳动力1529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327人。“通过实施劳动力季节性转移实现贫困人口增收——定西市与福州市劳务合作案例”入选全球减贫案例,也是全国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的唯一案例,可复制可推广的“福定模式”,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人社部的充分肯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长期坚持还可以有效解决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正在陇中大地开花结果。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从2017年开始,福州市定点帮扶定西市,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2月28日,定西、福州两地政府签订《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确定共同实施劳务输转技能培训暨大中专生就业协作“十百千万”计划。为确保“十百千万”计划实施,定西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定西·福州劳务输转对接工作方案》、《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任务分解方案》、《关于对近期我市与福州对口帮扶市县区劳务协作情况的通报》、《关于做好向福州市输转季节性务工人员工作的通知》等90余份政策文件。福州方面出台《关于鼓励企业创建吸纳定西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关于做好“企业千岗定向定西精准脱贫计划”就业基地认定有关工作的通知》等16份政策文件,涉及组织输转贫困劳动力到福州就业的两地操作规程、务工人员交通补贴、生活补贴、稳定就业补贴、组织输转奖励等,全面构建起扶贫劳务协作的全方位政策体系和有效的工作机制。

在精准扶贫的伟大实践中,定榕两地对东西部扶贫劳务输转支持精准细致,免费提供车票、联系就业岗位、发放就业补贴、跟踪服务保障,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优惠政策,有效增加了收入,树起了信心。对每年在榕稳定就业满3个月以上的定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给予1500元的交通补贴和生活补助,对首次在榕稳定就业连续满3个月后的定西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给予3000元岗位工资补助(每人每月1000元),稳定就业连续满6个月的,再给予9000元稳定就业岗位工资补贴,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引导着贫困户有组织向福州转移。

三年来,每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度春节的热烈气氛中时,定西福州两地市、县人社部门宣传小分队已开始进村入户,宣讲优惠政策,排摸岗位需求,确定务工人员。为了能让我市贫困劳动力到福州安心就业,我市选派8名工作人员长年驻福州市相关县(市)区劳务工作站工作,协助福州市人社部门为务工人员开展就业安置、帮扶政策落实、实名制管理、权益保障、生活关怀等“娘家人”服务。为了能让定西员工吃得惯、住得好、留得下,福州市全力做好定西劳动力来榕就业安置工作,鼓励引导企业在食宿条件、岗位安排、薪酬待遇、工作时间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优化,真正让福州成为定西务工人员温暖的第二故乡。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两市人社部门迎难而上,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坚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不动摇,通过协调发改、铁路等部门,在西北率先开通扶贫返岗免费定制高铁专列,“点对点、一站式”帮助我市贫困劳动力安全、快速返岗就业。

2月21日,来自安定区石泉乡上川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努杰和519名务工人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90人)乘坐首趟复工高铁专列赴福州务工。如今,他在福州兆元光电厂工作已近6个月,“每月收入4600-4800元,有的时候能达到5000元。”张努杰说起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

“我们准备在福州再干上两三年,让日子过得更好些!”岷县寺沟镇的包军红、车新丽夫妇2019年2月通过我市组织的劳务输转前往福州务工,两口子一年挣了10万元。福州市还针对像他们两口子一样首次来福州、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定西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每人给予13500元的岗位工资补贴。今年春节过后,在我市组织的首趟复工高铁专列上,小两口的身影再次出现在车厢里。

今年以来,我市利用驻外劳务工作站、中介组织、劳务带头人,开通扶贫返岗免费高铁专列,并采取包客车、包列车车厢的“点对点、门对门、一站式”劳务输转等方式,先后通过4趟高铁专列、7节列车车厢、11辆客车,向福州组织输转定西贫困劳动力418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691人,提前超额完成今年输转1800名定西建档立卡劳动力的扶贫任务。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探索实践,福州定西扶贫劳务协作的成功经验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连续4年、4次专刊介绍福州定西扶贫劳务协作创新模式及取得的成效;2018年,福州定西劳务协作模式作为全国唯一教学案例,在国务院扶贫办举办的培训班上宣传推广;同年,福州定西劳务协作模式先后入选《人民日报》、人社部精准扶贫优秀案例。2019年,福州•定西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案例分别入选中央组织部编写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列丛书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材用书。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