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清风好扬帆起 深情奏唱自然歌
——2020年全市自然资源工作综述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王谦虚
2020年,全市自然资源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两个统一行使”职责,有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全力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登记,全面保障土地要素优化供给,全面启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等工作,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自然资源保障。
有力推进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
国土空间规划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为了加快各类规划编制进度,完善国土空间“一张图”规划体系,市自然资源局全面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已完成市级11个专题研究的初步成果,按照《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优化完善“双评价”和专题研究成果,2020年底完成三条控制线的划定工作。
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是我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历史机遇,积极融入大兰州经济圈,继而融入兰西城市群,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极带”的重大战略举措。去年,市自然资源局有效完成了定西生态科技创新城概念性规划编制,完善了84平方公里规划区功能定位,完成了24平方公里核心区概念性规划和11平方公里城市设计,并启动起步区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市区“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城市风貌、市政设施、道路交通等11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持续开展,“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得到进一步完善。
全力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登记
2017年10月16日,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三年来,市自然资源局根据各阶段工作特点,及时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进三调工作。目前,第三次国土调查全面完成,全市共完成调查土地面积196万公顷,调查图斑116.5万个,举证图斑23.7万个,拍摄地类样本1570个。
“咱们现在不动产登记的工作人员帮助群众都亲自到了家里,真是让我很感动!”日前,家住宕昌县的李大爷将自己在岷县某小区的一套房产买卖后,需要办理房屋转移登记,由于李大爷行动不便且往来距离远,无法亲自到窗口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这给李大爷带来了极大困扰。岷县不动产登记窗口在了解到李大爷的实际困难后,特地安排2名工作人员赶赴宕昌县为李大爷上门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去年,全市不动产登记窗口按照“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的模式,创新工作方式,简化工作流程,通过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有效地化解群众来回奔波等问题。同时,做到“排号不限号”,尽可能使群众在办理过程中顺畅有序,不让群众跑冤枉路,并为病、残、孕等特殊群体提供预约上门服务。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信息化手段,实现一般登记事项5个工作日内办结。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不动产产权证书17万余本,不动产证明5万余本。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加快推进,全市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和集体建设用地权籍调查工作已基本完成,数据入库率98%,颁证率为92.42%;全市农村登记发证56万余本,其中宅基地证46万余本、不动产产权证10万余本,颁证率92.42%。全市“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颁发不动产权证书7172本,实现了应发尽发。
全面保障土地要素优化供给
去年,市自然资源局从用地保障、规划审批、出让金延期、矿业权延续等11个方面出台了26条具体措施,有力保障了全市保复工促生产稳增长。紧盯项目前期手续办理、用地报批等重点环节,审批到位国有建设用地1.3万亩,全市重点项目、民生工程、易地扶贫搬迁等民生项目用地做到了应保尽保。去年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71宗5869亩,其中划拨35宗945亩,出让136宗4924亩,成交土地出让价款21.44亿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资金支持。扎实开展增减挂钩,去年完成1580亩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跨省交易任务,收益4.74亿元。总计实现收益10.37亿元,有力助推了全市脱贫攻坚。同时,在合理确定新增用地的基础上,加大力量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结合“六不”土地整理整顿工作,实行“一地一策”“一地一案”。共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500亩,处置到位闲置土地1089亩,进一步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全面启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渭源县会川镇罗家磨村是市自然资源局脱贫攻坚的帮扶村,为了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和生态环境保护,市自然资源局围绕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瓶颈和群众需求,投资194万元实施了渭源县会川镇罗家磨村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整治修复后的会川镇罗家磨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大力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彰显的是“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去年全市共争取国家和省级投资土地整治项目资金3776万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16个,建设规模2.24万亩,新增耕地533亩。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整流域治理,全力争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启动谋划了甘肃定西渭河源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总投资30.95亿元。同时,谋划储备关川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12个专项债券项目,总投资16.9亿元。争取实施岷县、漳县和渭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开启历史遗留矿山恢复治理新篇章。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认真开展农房地质灾害排查专项行动,全市共排查农户61万户,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农户1.3万户,建立了隐患排查台账,对农户发放了宣传资料和预防告知书,及时纳入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进行管控。争取到各类地质灾害治理和监测预警资金1.33亿元,实施项目53个,确保了1.16万人1.83亿元的生命财产安全。
有效整改各类突出问题
去年,市自然资源局将自然资源领域各类问题整改工作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和底线性任务,全力整改各类突出问题。截至目前,省市党政主要领导自然资源资产“双审”反馈问题29个,整改到位25个;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23个,整改到位22个;秦岭定西段问题7类25个,基本整改到位;2018及2019年度卫片执法涉及问题360个,整改到位251个;“大棚房”另案处理问题72个,基本整改到位。同时,深入组织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排摸工作,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的通知》,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耕地保护激励机制、执法监管体系、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四位一体监管机制,出台《定西市土地矿产卫片执法监管办法》,明确职责、明确监管流程,全力加强执法监管,行业管理程序进一步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