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锋
没有手机、网络、电脑和电视的年代,一本本巴掌大小花花绿绿的小人书,成了我童年记忆中的最爱,填充了我童年的乐趣,点燃了我童年时代的梦。小时候,最惬意的时光,莫过于坐在院子里的树荫下,或者趴在温暖的土炕上,手捧一本小人书,津津有味地阅读。
那时候,物资匮乏,小人书是奢侈品。一方面没钱买,另一方面村子里也没有书店。班级里偶尔流传一本小人书,除了课外时间几颗脑袋挤在一起看之外,就需要排队轮流阅读。
记得四年级的时候,学校里有个高年级的学生拿着一本叫《鸡毛信》的小人书。远远望去,跃入眼帘的是封面上一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少年。他一只手抱着一只羊羔,另一只手握着一杆红缨枪,坚定地站在山岗上,目光炯炯地望着远方。栩栩如生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我,就连那皱巴巴、脏兮兮且卷着的边角似乎都是那样的魅力四射。怎么才能借来看一看呢?我苦思冥想着,连续几天心不在焉。后来,经过一个与书主人同村的同学从中周旋,终于有了看一次的机会。
轮到我阅读的这天,我兴高采烈地去找书的主人,心里那个激动劲儿,跟过年穿新衣服差不多。书的主人告诉我,书让原本排在我后面的一个高年级学生拿走了。本来性格懦弱的我,也不知哪儿来的勇气,直接就找那同学理论去了。在操场上,互不相让的我们很快厮打在一起。直到双双绊倒在地,争斗仍然没有罢休。混乱中,对方不知从哪儿抓起一块小石头,猛烈地击打在我的额头上。血液像一条鲜红的小蛇沿着我的鬓角蜿蜒而下,我们吓坏了,停止了厮打。
书的主人和与我发生争执的那位同学把我领到学校旁边的村医家里。村医给我做了简单的清洗,然后贴了一片创可贴。从村医家出来的时候,书的主人把那本叫《鸡毛信》的小人书送给了我,条件是如果老师和家长问,就说玩的时候不小心碰破的。看着手中的小人书,我愉快地答应了。找了个角落,迫不及待地看起来。儿童团长海娃顽强地和敌人展开斗争,冒着生命的危险完成了送信的任务。他的机智、勇敢深深地感染了我。一场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雨润物无声地撒播在我幼小的心田里。
那本小人书后来我多次借给小伙伴们阅读,并和他们讨论里面的情节和内容,甚至在放学回家的山路上分角色模仿、演习里面的故事情节。伙伴们抢着扮演海娃的情形,我至今记忆犹新。
小人书陪伴我度过了一段美妙的童年时光。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曾经作为童年时代主要精神食粮的小人书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逐渐被新型的电子产品所替代,但小人书带给我的快乐和对我人生的启迪,却永远深藏在我的记忆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