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西 > 市直
定西市加快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
时间:2022-11-23 11:17:16 来源:定西日报 阅读量:101编辑:牛静文

新定西讯 为有效有序推进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按照“省级统筹、市负总责、县区落实”的要求,今年,我市扛牢扛实主体责任,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切实做到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政策到位、服务到位。紧盯“9月底完成总任务的80%、12月底全面完成搬迁任务”的两个关键时间节点,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调度到人,精确到日,多策并举加快搬迁进度。截至11月20日,全市2022年2722户10228人避险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搬迁入住率100%,复垦旧宅基地1092处,拨付补助资金2亿元,各项后续扶持项目支持正在逐项落地、有序配套,全市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精准统筹到位。成立了“一小组”、“一专班”、编制了“两方案”,制定了“六项制度”,建立了“四调四督十查”工作机制,实行市级领导包抓县区、专班人员分县督导、单位科室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使各项工作既有明确分工,又互相协作、拾遗补缺,不断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对象识别到位。认真筛选六大类隐患区域群众,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应搬尽搬”的原则,坚持“一申请、两公示、三审定”的对象认定程序,识别认定了16896户6.8万人,其中地质灾害威胁区15332户62228人、河湖管理区173户637人、生态敏感区1207户4590人、自然保护区132户564人、饮用水源保护区52户184人。按照应搬早搬、轻重缓急的原则,确定了年度搬迁任务,一期搬迁12976户51450人,二期计划搬迁3920户16753人。

选址到位。坚持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以集中安置为主,插花安置为辅,5年内计划县城安置7500户29700人,占任务的58%,小城镇及中心村安置4000户18500人,占31%,插花自建1476户3250人,占11%。2022年安置群众中进城安置1459户,占54%;小城镇购房安置369户,占13%;中心镇、中心村安置168户,占6%;插花自建726户,占27%。对12个集中安置点,按照“四避开”、“四靠近”、“四达到”原则进行选址。

保障到位。在资金扶持中,对搬迁户每户财政补助10万元,每户5万元贷款,省、市、县(区)财政按8:1:1的比例贴息5年。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交易收益专款专用制度,制定全市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10+5+N”政策包,从财税金融、税费减免、兜底保障、教育就业、产业扶持等方面进行扶持。安定区在“10+5”基础上,财政再贴息5万元,城区购房可享受低于备案价格购房;通渭县、陇西县向搬迁户提供10万元贴息贷款;临洮县出台20至30年贴息贷款,利息由财政和搬迁户6:4分别承担;渭源县再向搬迁户提供15万元“搬迁贷”5年贴息;漳县提供5万元“住房贷”,城区购房首付可低至10%、优惠5%;岷县向搬迁户提供20万元以内3年创业贷款担保。

扶持到位。全市紧盯产业就业两个关键,采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扶持举措,大力扶持搬迁群众后续产业。落实贴息贷款7815万元,解决基础配套设施5303万元,解决子女入学536人,开展就业培训272人,提供就业岗位78人,减免税收1447万元。纳入社区化管理1455户5000人。对进城购房群众,联合住建、房企等,全程开展房产询价、看房接送等便民服务,委托省级地勘单位为2679户搬迁群众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对全市新建726处宅基地及集中安置点12处570亩集体建设用地应保尽保,为搬迁群众发放不动产权证360本,积极推进旧宅基地复垦,指导各县区编制土地增减挂交易方案,尽快将腾退建设用地指标纳入跨省交易。(赵亚芸 王俊龙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