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定西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发展和供给侧改革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按照“六业联动、产教融合、集团化推进”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破解发展难题,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升、产业链与教育链有机融合,积极构建具有定西特色的新时代产教融合发展模式,倾心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打好政策扶持“组合拳”,绘就职业教育“新蓝图”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通过产业聚合、服务组合、部门联合驱动,助推产教融合稳步行进。一是结合实际,优化体制机制。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等16场次,研究部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等工作。市委主要领导深入安定、陇西、临洮等县区专题调研,对职业教育发展从优化体制、强化班子、统筹资源和深化改革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二是精准施策,强化政策配套。制定《关于推动定西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促进定西职业技术学院高起点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建立定西市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经常性现场办公研究调研职业教育,各部门支持和承担发展职业教育的齐抓共管格局。三是靶向发力,深化提质增效。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定西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战略合作协议》。与国新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滨海迅腾科技有限公司等对接,推进定西职业技术学院(筹)乡村振兴、数字经济等产业学院建设,建设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二级学院,全力打造产教融合“定西模式”。
打好职教育人“组合拳”,打造现代职业教育“新高地”
“加快培育产业链、实现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紧密对接全市产业链人才需求,优化供给结构,通过专业融通、师资融汇、课程融合等途径,全环节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造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发展格局,激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一池春水”。一是多措并举,激活专业集群。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完善和优化学科专业体系,制定实施《定西市中等职业学校优化专业布局实施细则》,重点建设专业集群6个,培育省级中职骨干专业5个,做强中医药等主干专业集群;改造提升学前教育等传统专业集群;加快发展中医康养等新兴专业集群,及时顺应新兴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目前,全市开设农林牧渔等15个专业大类55个专业。二是多点突破,厚植技能培训。技能人才是各行各业的宝藏,也是乡村振兴“主战场”上的“主力军”。建立“一县一校一中心”县域职业教育机构框架,以县职教中心为主阵地,通过“四晒一亮”活动,按照“一个中心+多个基地”模式,对有需求的困难群众开展菜单式全覆盖技能培训,为群众送上创业致富“敲门砖”。2022年,7所职业学校开展各类培训项目22期,累计培训6642人。三是多点开花,提升队伍水平。按照“坚持特色,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强化实践,注重师德,提升水平”思路,确立了选拔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提升青年教师“双师”技能水平三个层次的教师成长梯队建设计划,形成“国培”“省培”为主,“市培”“县(校)培”补充的四级培训网络。“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达到60%,培育出10多个技术精湛、倾心育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打好校企合作“组合拳”,构建职业教育“新格局”
市委、市政府不仅肩负设计师重任,还扮演牵线人角色,积极探索引企入校、邀企办校、携企建校,分类引导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协同搭建产教融合集成平台。一是打造校企职教联盟。建立“产教互融、资源共享”和“园校互融、校企共建”模式,推动“产—教—城”融合发展的定西生态科创城产城融合职教园区建设。对接广东文泉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吉利汽车集团、海信集团青岛智动精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确定了380名校企订单班培养计划。定西理工中专、通渭职专、岷县职专与相关企业合作成立的汽修、烹饪专业校中厂已正式运营。按照“专业点+企业群”形式组建的交通运输等6个职教联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二是共建职业教育集团。依托定西职业技术学院(筹)改组定西市职业教育集团,横向以市内职业院校办学资源与产教融合型企业为主,形成“3+1+12+N”的中、高、本职业教育架构,形成“横、纵”一体化的优质高效办学体系,促进职业与事业的全面融合。引导技术性强、实践性强、积累程度较高的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让企业成为职校的“后花园”和“根据地”。三是创建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信息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项目,经教育部规建中心指导,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调研,联合有关单位在定西建设信息与计算产教融合项目。目前,《定西市人民政府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战略合作协议》已正式签署,对推动定西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任鹏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