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旅游
“渭”水悠悠 “源”梦而来——渭源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纪实
时间:2023-01-12 11:22:09 来源:文旅渭源 阅读量:1593编辑:牛静文

“渭”水悠悠 “源”梦而来

——渭源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纪实

渭源县自2019年列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以来,全县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根据全域旅游创建要求,从组织领导、体制机制、政策保障、公共服务等8个方面逐项细化推进,扎实推进整改任务,开展自评自查工作,全面补齐弱项短板,达到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标准和验收要求,于近期被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这是继荣膺全国避暑旅游样本城市、中国夏季休闲百佳县市、全省首批乡村旅游示范县等10多项殊荣后的又一捷报。

图片

灞陵桥

创新机制强产业 政策保障激活力

创新机制体制,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创建伊始,渭源县健全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级领导包抓、人大政协监督、市县部门参与,乡镇街道联动、社会公众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在全市率先成立由县委书记担任群长的文旅产业集群领导小组,健全协调机制和监管机制,让全域旅游的种子开花结果。

深化政策保障,筑牢全域旅游发展“奠基石”。始终将文化旅游列为县域发展的主导产业,把全域旅游纳入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努力下好绿色发展先手棋。高起点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5)》《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等涉旅类规划方案20余种。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整合县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提升旅游人才质量,组建全域旅游智库,引入甘肃文旅集团参与渭河源景区经营开发,形成旅游资源联动、发展活力倍增的“1+1>2”的叠加效应。确立“一主线、双引擎、四片驱动、全域大环线”的文化旅游新发展空间格局,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综合性政策,发改、农林、交通等部门制定支持“+旅游”的具体措施。每年设立500万元旅游产业专项发展资金,整合资金10多亿元,用于旅游道路建设、观光农业培育、景区景点开发等涉旅事业建设。

图片

天井峡(渭河源东源景区)

夯实公共服务 优化供给体系

加快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全域旅游服务水平。积极融入“兰州一小时圈”,建成便捷的城乡路网。G30连霍高速、G75兰海高速和国道212、310、316线穿境而过,兰渝铁路在此设站。城乡公交、旅游大巴直达景区,谋划打通“宝定藏”通道。新建通景旅游大道10公里,建成旅游集散中心2处、服务中心(区)、游客咨询服务点29处,建成旅游停车位4000个。加快旅游标识建设,实现旅游标识全覆盖。旅游大数据中心和监管指挥平台等智慧旅游深入各个领域,实现旅游公共服务全域覆盖。

优化旅游供给体系,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今年实施文旅重点项目23个,总投资4.42亿元,已完成投资3.08亿元。加快渭河源景区5A创建。晋级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各1个,国家4A级景区2个,综合文化场馆成为“新地标”,建成星级宾馆、连锁酒店、特色民宿100余家,床位总数5200张。建成旅游厕所52座,商业街区6处,标准农家乐48户……坚持景、城、镇、村融合发展,打造“一核七星”乡村旅游产业集群。锻造文旅产品开发产业链,丰富“工业、农业、花卉、康养+旅游”文旅产品,培育白条党参、“南谷玫瑰”等“点绿成金”的地方特色名优产品,走出了一条“文旅活县”“旅游富民”的新路子。

图片

花海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优化资源环境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快全域旅游健康发展。建立“1+ 3 + N ”旅游综合治理机制,成立定西市渭河源大景区管理委员会,设立县旅游发展中心和旅游餐饮、农家乐等行业协会,组建旅游巡回法庭、文化旅游市场执法队和旅游警察分队。深入开展文明渭源旅游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推进旅游酒店、民宿和景区标准化管理。畅通旅游投诉渠道,建立旅游诚信“红黑榜”制度,健全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启动应急救援服务,“渭河源头”旅游志愿者群体成为渭源旅游的靓丽符号。

优化资源环境,夯实全域旅游创建基础。渭源坚定不移的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创造性开展“三清三建三提升行动”,大力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在城区,今年,重点实施渭河南北片区生态绿地提升工程项目等4842万元的3个城市旅游配套项目。日益扩张的县城成为城市风景线、旅游“打卡地”。在乡村,广泛开展“三改一整”等活动,乡村“颜值”显著提升,“生态渭源”越擦越亮!

加大营销树品牌 创新示范争一流

加强宣传营销,提升全域旅游品牌“影响力”。建立政府、行业、媒体、公众等多主体与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市场营销联动机制,渭水文化旅游节、“西部雪谷 红火渭源”冰雪旅游节、渭水源国际露营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成为“硬核名片”。开发“乡遇渭源”网络营销平台,深化“三微一端”网络宣传,让“红火渭源”的名片更亮!

图片

冰雪旅游活动开幕式现场

在创建工作中,渭源逐步探索出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经验做法,集群思维、链式发展、高点规划、乡村旅游等方面为全省全域旅游方面树立了标杆,概括为“四个坚持”:

坚持集群思维。县委书记担任文旅集群群长,将全域旅游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月督查、季汇报、年评估”推进机制。

坚持链式发展。融合发展,串链成群,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文旅产业赋能工农业和服务业,力求打造精致的旅游业态。

坚持城乡联动。统筹推进城乡旅游发展,以元古堆为核心的“一核七星”乡村旅游集群枝繁叶茂,渭源荣膺首批全省乡村旅游示范县。

图片

美丽乡村

坚持多元投入。创新实施“文化旅游+”金融信贷模式,鼓励村民入股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引进甘肃文旅集团、农道天下等知名企业进入渭源文旅市场。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渭源县将紧紧围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让全域旅游成为带动渭源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新动能!

(王纲 赵玲霞)

扫码关注
新定西客户端
扫码关注
定西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
定西观察抖音号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62120180007
网站备案号:陇ICP备2023000706号 本网站支持IPv6访问 定西市融媒体中心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932-8223526
通信地址:定西市新城区建设大厦综合楼A 1区三楼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
甘公网安备62110202000105号
不良信息举报链接:https://www.12377.cn/
“打假治敲”专项行动举报专区: 电话:0932-8211976 邮箱:dxxwx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