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西讯 为切实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近年来,安定区人民法院创新执行手段,推行“预拘留”机制,通过发布预拘留公告的方式,在实施拘留前敦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该举措成效显著,柔性执行手段正释放出强大刚性张力。
在法院执行工作中,被执行人逃避、规避执行的现象屡见不鲜,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情况较少。针对这一难题,安定区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自2024年6月25日发布首期“预拘留”公告起,通过微信、快手、抖音等平台,在拘留前再次给予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的机会。公告中附有被执行人头像,让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曝光”。
首期公告便取得良好效果,被敦促的10名被执行人中,6名在期限内履行全部义务,3名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分期履行,仅1名公告期满后仍拒不履行被依法拘留。
2025年上半年,安定区法院持续推进该机制,共发布预拘留公告20期,涉及233人次,成功敦促65案的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执行到位金额达95万元,其中26案执行完毕,39案实现部分履行,履行金额57万元。
如今在安定区法院执行接待室,“法官,我要申请预拘留!”已成为申请人的高频诉求。这一变化充分表明,“预拘留”机制通过将被执行人信息适度公开,既给予其主动纠错空间,又以舆论压力形成强大震慑,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为破解执行难题提供了新路径。(尚涛)